
成考學校 /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
現行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稱為教育部核準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歷教育。成人高考分為專科起點升本科(簡稱專升本)、高中起點升專科(簡稱高起專)兩個層次。錄取入學后的學習形式包括函授、業余兩種種學習形式。
考生在報考前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成人高考高升專、還是高升本,成人高考每年考試在10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。
每年3月份起考生就可以在深圳繼教招生中心報名參加考前輔導,8月中下旬開始登錄深圳繼教招生中心報名,考生需填報學校及志愿等相關報考信息,9月初開始在深圳繼教招生中心正式報名,11月份可查詢成績,12月份成人高考錄取分數線及錄取結果公布, 12月底或1月初領取錄取通知書,3月份根據課程正式上課。
成人高考錄取入學后,考生可選擇函授或業余學習方式,函授比較適合上班族,業余時間少的考生,學校將郵寄你學習材料,平時在家學習,期末前會有幾次面授,然后統一參加期末考試。業余班一般指在院校駐地招收學生,安排夜晚或雙休日上課,所以,適合在職考生報考。
在成人高考官方地點—深圳繼教招生中心報考時,考生需出示以下材料
1、身份證明。身份證及相應復印件,如果身份證遺失,應及時到派出所辦理帶有本人照片的戶籍證明,同時標明身份證號碼,并應迅速補辦身份證,以不耽誤考試。
2、學歷證明。本人最高學歷的畢業證書原件及相應復印件,按照教育部規定,報考專科起點升本科的考生,須持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及以上文憑。
深圳成人高考考前輔導高升專850元、高升本1350元,專升本900—950元(具體 以學校公布為準),報讀費用(學費)3000-5000/學年不等,具體以各學校各專業實際收費為準,學生在深圳成人高考指定官方報考點—深圳繼教招生中心報名時,費用也在此范圍內,詳情可咨詢招生老師。
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專科教材一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、高等教育出版社、海南出版社還有人大出版社和成教出版社出版,而專升本教材則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、人民教育出版社、高等教育出版社、海南出版社等出版。總的來說,考生需按照考前輔導中心的教材來復習。
成人高考學習形式
成人高考學習方式之業余:就是成人高校安排學生在晚上和雙休日進行上課學習。一般成人高校都是在學校的駐地招生。適合在職考生報考。
成人高考學習方式之函授:函授的授課方式也很適合上班的在職而且業余時間少的考生。他是指學校給你郵寄學習材料,平時自己在家學習復習,在期末考試前會安排幾次面授,給你作一個全面的輔導,然后統一考試。函授現在是很多成考生所選擇的一種授課方式。
成人高考學習方式
選擇層次(高升專、專升本、)
每年3月后報名參加考前輔導
8月中下旬開始在線報名(填報學校及志愿等)
9月初正式確認報考
9月底發下準考證
10月第三周周六、周日參加全國統一考試(具體以準考證時間為準)
11月份網上公布考試成績
12月份網上公布錄取分數線及錄取結果
12月底或1月初領取錄取通知書
第二年3月中旬領取教材,課程表正式入學上課
期末考試!
標準化試卷
2005年起成人高等學校全國招生統一考試部分科目實行標準化考試,分為標準化分卷考試與標準化考試。
標準化分卷考試的科目為:
高中起點:語文、數學、外語、史地綜合、理化綜合。
專科起點(專升本):政治、外語、專業基礎課。
標準化考試(全科采用答題卡不分卷考試)的科目為:醫學綜合(專升本)。
其它統考科目不實行標準化考試。
(一)試卷
1、標準化分卷考試:同一科目試卷分為試卷(Ⅰ)、(Ⅱ)兩部分。試卷(Ⅰ)的答案應填涂在答題卡上,試卷(Ⅱ)的答案應填寫在試卷(Ⅱ)上,二者不能混淆。試卷(Ⅰ)的答案采用計算機評卷方式,試卷(Ⅱ)的采用人工閱卷方式。考生如將答案寫錯地方,就會白白丟分。
2、標準化考試:同一科目試卷不分卷,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題卡上。
(二)答題卡
標準化分卷考試所用的答題卡為32開幅面,采用一題二卡制,即有A、B兩種格式。考試時考生不論用哪種卡作答,評卷的結果都是一樣的。正確填涂答題卡,是保證計算機評卷質量,保證考生成績準確的前提。
1、姓名欄請考生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,缺考標記的信息點由監考員給缺考的考生填涂,參加考試的考生千萬不要填涂。
2、準考證號
準考證號有十位,請考生將考生本人的準考證號用鋼筆或圓珠筆認真寫在空白格內,然后再用2B鉛筆將對應的信息點涂黑,如果涂錯準考證號,就會影響成績和錄取。
3、科目
政治、語文、數學、外語、史地綜合、理化綜合、醫學綜合、民法、生態學基礎等,考生考試時考哪科就把哪科的信息點涂黑,千萬不能涂錯,否則就會影響計算機評卷。
在這里要說明一點,關于成人高考生的上課學習方式,屬于在深圳本地,所以是業余的形式,但是上課也不一定是去本部上課,有部分專業是在校本部,但是大部分專業都是由學校分配上課地點,在深圳很多區都有官方的學習中心,考生一般就近選擇學習中心上課。
成人高考學習方式都是比較適合在職人員,所以在職人員成為了成人高考主要報考的人員之一。
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33年,是省屬唯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,前身是“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”,至今已有85年職業教育歷史,其中1959-1963年和1978-1983年兩段時期,學校開辦本科教育,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。學校秉承“德能兼備,學以成之”的校訓和“自強、敬業、求實、創新”的廣輕精神,為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輸送數萬名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。
--辦學條件好
學校現有廣州和南海兩個校區,其中廣州校區定位為“大文科校區”,文科、藝術類專業面向廣州現代服務業;南海校區成為“大工科校區”,工科專業面向珠江西岸高端制造業,校園總面積1700多畝,校舍建筑面積43萬多平方米,其中教學科研實訓用房近20萬平方米,圖書館3萬多平方米,學生公寓近16萬平方米。固定資產總值15.5億元,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億多元,學校圖書館擁有藏書近160萬冊,電子圖書200多萬冊。網絡信息點數2萬多個,音視頻電子資源1萬多小時,學校無線網絡全覆蓋。建有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為近350個、校外實訓實習基地1200多個。
--辦學成果優異
學校是廣東省唯一擁有5個省級工程技術開發中心的高職院校,是同時擁有省級協同發展中心及協同育人平臺的兩所高職院校之一,是全國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、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、全國高校思政研究會高職高專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單位(廣東省會長單位)、全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示范校、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、全國高職“一校一品”示范單位、全國社會實踐工作優秀單位、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單位、廣東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單位、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示范校單位、廣東省示范職業教育集團、廣東省集團化辦學單位,是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服務貢獻50強(連續兩年)、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、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、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、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影響力排行榜30強,入選中國青年報評選的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,榮獲2017年全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創新優秀示范案例50強。
多功能文化食堂、智能垃圾分類系統等創新性后勤改革領先全國。
--師資隊伍結構合理,業務水平高
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余人,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00余人(二級教授9人),珠江學者8人,“雙師”素質教師近600人;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,全國模范教師2人,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,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,國家“萬人計劃”教學名師1人,全國技術能手2人,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,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人物2人,全國輕工行業先進工作者1人,中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人,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1名,廣東省高校“千百十工程”國家級培養對象2人,南粵優秀教師9人,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4人,廣東省“特支計劃”教學名師、廣東省教學名師、專業領軍人才等名師專家近70人。建立了一個由企業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、能工巧匠、高級經理人等組成的優質兼職教師資源庫,兼職教師與專業專任教師數之比達到1:1以上。
學校在廣東省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考核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。
--教學成果豐碩
學校設有機電技術學院、食品與生物技術學院、輕化工技術學院、信息技術學院、汽車技術學院、生態環境技術學院、藝術設計學院、財貿學院、管理學院、應用外語學院等二級學院,三個協同教學中心(工業機器人協同教學中心、現代信息技術與新工科協同教學中心、應用外語協同教學中心),設20個專業群、69個招生專業。2016年11月,學校成立創業學院,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通識教育,面向精英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定制培養。
學校已建成國家示范性專業4個、央財“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”項目經費支持專業2個、省級示范性專業3個、省級重點(建設)專業13個、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項目13個,建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、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、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9門、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程1門、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22門、省級精品課程21門、省級優質課程2門,立項省級精品開放課程39門,其中已驗收3門。
2009年以來,學校共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0項,行業教指會特等獎2個,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,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5項。
--職教特色明顯,人才培養質量高
學校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,已立項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3項,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8項。學校積極構建職業教育“立交橋”,全面實施“縱向延伸,橫向拓展”協同育人模式,開展了“3+2”中高銜接、“2+2”和“4+0”高本聯培、“3+2”高本銜接、工程碩士培養等多種形式的協同培養,其中本科專業共12個,搭建起“中-高-本-碩”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。
連續多年,廣東省第一志愿填報我校的上線考生數均在計劃招生數的3倍以上,文理科實際錄取分數均高于省控本科分數線。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,對口率、對母校的滿意度和薪資水平高于全國示范校平均水平,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的滿意度達到99%。
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數量與質量節節攀升。近三年來,共獲得國家級獎項500多個、省部級獎項1000余個。
--產教融合,社會服務能力強
學校構建并不斷完善政校行企協同促進產教融合長效機制,搭建了輕工行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發展中心、廣東輕工職教集團、南海職業教育政校行企協同創新聯盟、國家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培訓基地等產學研創新、科技研發與轉化平臺,與華為等世界500強知名企業合作成立了華為網院、瀚藍環境學院、白天鵝學院、雷諾鐘表產業學院等產業學院,實現校企精準對接,產教深度融合,精準育人。
近五年,獲國家級科技項目4項、省級36項;國家級、省級科技獎勵13項;面向企業開展科技攻關項目200余項。申報專利近430項,授權近300項,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列廣州地區高校(含本科)前十名。
--堅持對外合作,國際化辦學水平高
學校積極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,已與國(境)外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,在引進智力與優質教育資源、人才培養、合作辦學、漢語言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。累計已招收來自3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200余名。
2017年,學校牽頭組建了廣東省“一帶一路”職業教育聯盟,輸出了廣輕職教模式,服務了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及地區,國際化?